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迷雾小说网 www.m5xs.com,最快更新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4页。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二卷第92页。2《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12页。

    切关系有力地说明了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生、展的前提。

    第二不同的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展水平。上面讲到地理条件和社会展之一般的或普遍的关系这里涉及的是这种关系的具体的或特殊的表现形式。而这些具体的或特殊的表现形式在人类历史展的各个阶段上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例如一定的地理条件曾经是原始居民的部落共同体即天然的共同体形成的前提。马克思在分析部落共同体同土地的关系时是这样讲的:游牧总而言之流动是生存方式的最初的形式部落不是定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在哪里找到草场就在哪里放牧(人类不是天生定居的;只有在特别富饶的自然环境里人才有可能象猿猴那样栖息在某一棵树上否则总是象野兽那样到处游荡)所以部落共同体即天然的共同体并不是共同占有(暂时的)和利用土地的结果而是其前提。1这就是说有了丰盛的水草这样的地理条件才有部落共同体即天然的共同体的出现。这种情况从我国北方草原民族大多具有“逐水草而居”的历史看得十分清楚。

    又如不同的地理条件形成了各地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类型的不同从而促进了交换的展。地理条件的差别对定居下来的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马克思认为:“一旦人类终于定居下来这种原始共同体就将依种种外界的(气候的、地理的物理的等等)条件以及他们的特殊的自然习性(他们的部落性质)等等而或多或少地生变化。”2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公社或部落成员对部落土地(即对于部落所定居的土地)之关系的种种不同形式上3而且还表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类型的自然差别上。这是因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④999ooo41_o121_3。

    在马克思看来产品交换的生即产品逐渐变成商品的现象的生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差别所造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的不同的结果即由于地理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生产分布不同和社会分工不同的结果。他在批评那种“把交换看作分工的基础”的论点时十分详尽地阐述了这个思想:亚当·斯密把交换看作分工的基础但是相反交换是(但不一定是)分工的结果。霍吉斯金正确地指出在一切国家和一切政治制度中都有职业划分即社会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最初存在于家庭中它是由于生理差别即性别和年龄的差别而自然产生的。个人的体质、**和精神方面的差别是这种分工的新原因。后来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和6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互相进行的交换中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1999ooo41_o122_o这一段被马克思所引证并且也为他所赞成的论述表明:社会劳动的分工最初是由于劳动者的生理差别而产生的;而在比较展的阶段上这种分工则1《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六卷(上)第472页。2同上。

    3《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六卷(上)第484页。是由于劳动者所处的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从后者来看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是显而易见的。

    再如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展的阶段上地理条件的差异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温床;反之在地理条件的单调和自然产品的单调的地方一般地说生产力展要缓慢得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势必就步履蹒跚难得到来。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地理条件的关系马克思是这样说的:资本主义生产一旦成为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并且工作日保持一定长度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量随劳动的自然条件特别是随土壤的肥力而变化。但绝不能反过来说最肥沃的土壤最适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自身的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公式趋于多样化。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999ooo41_o123_o一般地说肥沃的土壤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展的。但是最肥沃的土壤未必能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需要有相当展的商品生产作为前提的而商品生产只有在地理条件存在着差异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的情况下只有在具备了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的情况下才可能有充分的展。如果在那些不具备这种条件的地方则可能造成产业史展的缓慢。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条件不仅影响着生产力展的水平甚至也影响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由于不同的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展水平因而人类历史的展也就具有不平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不论就世界范围来说还是就一个国家(尤其是那些地域辽阔的国家)来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第三地理条件还影响着一些国家的政权的形式和政权的职能及其历史特点。马克思特别举出亚洲许多国家的历史来阐明上述论点他写道:在亚洲从很古的时候起一般说来只有三个政府部门:财政部门或对内进行掠夺的部门;军事部门或对外进行掠夺的部门;最后是公共工程部门。气候和土地条件特别是从撒哈拉经过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鞑靼地区直至最高的亚洲高原的一片广大的沙漠地带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无论在埃及和印度或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以及其他国家都是利用河水的泛滥来肥田利用河流的涨水来充注灌溉渠。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这种要求在西方例如在弗兰德和意大利曾使私人企业家结成自愿的联合;但是在东方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大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这种用人工方法提高土地肥沃程度的设施靠中央政府办理中央政府如果忽略灌溉或排水这种设施立刻就荒废下去这就可以说明一件否则无法解释的事实即大片先前耕种得很好的地区现在都荒芜不毛例如巴尔米拉、彼特拉、也门&1t;/pgno124.TxT/pgn>废墟以及埃及、波斯和印度斯坦的广大地区就是这样。同时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一次毁灭性的战争就能够使一个国家在几百年内人烟萧条并且使它失去自己的全部文明。1999ooo41_o125_o从这一段引文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气候和土地条件引起对水利工程的需要这种需要又影响到政权的形式和职能这种政权的形式和职能的存在与否则影响到这一地区的国家的历史进程。在这里地理条件对国家政权形式及其职能的影响是通过经济的杠杆而生作用的。这是亚洲许多国家的地理条件和社会展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历史上历代皇朝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事实同样证明了马克思论断的正确。

    第四地理条件对社会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地理条件只有在直接地或间接地和生产联系起来时才可能显示出它对社会展的影响;如果离开了生产活动这种影响也就不复存在。质而言之地理条件对社会展的影响是通过它与生产相联系而实现的。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它跟地理条件相联系的状况会不断生变化地理条件对社会展的影响也会不断生变化。马克思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1t;/pgno125.TxT/pgn>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99ooo41_o126_o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类越是进步社会越是向前展作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将日益失去它对社会展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而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将日益增强它对社会展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在社会生产展较高的阶段上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才能更多地、更广泛地和生产相联系它们对生产的作用才能愈来愈多地被释放出来;反之在社会生产展较低的阶段上尽管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是早已存在的但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还不能够大量地、广泛地把生产跟这一部分自然富源结合起来而只能较多地利用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这说明不同的自然富源在相同的社会展阶段上其影响于社会展的作用是不同的;而相同的自然富源在不同的社会展阶段上其影响于社会展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地理条件对社会展之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这种影响所挥的作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增强的。马克思在讲到近代劳动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是这样说的:如果把不同的人的天然特性和他们的生产技能上的区别撇开不谈那末劳动生产力主要应取决于:(1)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等;(2)劳动的社会力量的日益改进这种改进是由以下&1t;/pgno126.TxT/pgn>各种因素引起的即大规模的生产资本的集中劳动的联合分工机器生产方法的改良化学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应用靠利用交通和运输工具而达到的时间和空间的缩短以及其他各种明科学就是靠这些明来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并且劳动的社会性质或协作性质也是由于这些明而得展起来。1999ooo41_o127_o这里所说的(1)指的是自然条件本身;所说的(2)指的是生产的规模、分工的展、机器的明、生产方法的改进和对于种种自然因素的应用及各种科学明等等。可见劳动生产力的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要取决于自然条件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对“自然因素的应用”即“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换言之人们应用自然因素的能力愈强、水平愈高则地理条件对劳动生产力展所挥的作用就愈大。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所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展证明马克思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第五人类在利用地理条件中也不断改变着地理条件并获得对于地理条件的新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确认地理条件对社会展的影响但并不认为作为社会的人在地理条件面前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因而并不认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正确的。恩格斯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时写道: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1t;/pgno127.TxT/pgn>条件。日尔曼民族移入时期的德意志“自然界”现在只剩下很少很少了。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可是德意志自然界在这个时期中没有人的干预而生的变化实在是微乎其微的。1999ooo41_o128_o恩格斯的上述论点是非常重要的。先他指出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这个事实从而说明人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消极的和被动的。同时他又指出了历史时期人类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要比未经人的干预而生的自然界的变化大得多从而说明人反作用于自然界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我们认为只有既承认地理条件对社会展的影响又承认社会的人也反作用于地理条件、可以改变地理条件才是坚持了地理条件与社会展之间关系的辩证法则才能够同自然主义的历史观划清界限。如上文所述马克思一方面指出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和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对于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又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是坚持这种辩证法则的典范。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这个论点并不只是着眼于这种反作用所带来的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且十分重视这种反作用及其后果在人们的认识上的意义。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但是这种事情生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这种观点是从古典古代崩溃以后在欧洲生并在基督教中得到最大展的。”1人类对于因自身活动而改变自然界所带来的积极结果与消极结果的自觉认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稍微学会估计我们生产行动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2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种认识的获得对于人类重新审查、调整自身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即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所说的“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大量地存在着的。恩格斯的这些话写于一百年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人们都还没有能够免除自然界的这种“报复”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的问题。

    总之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理条件是经济关系的一部分因而也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之一。一**四年一月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讲到“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时明确指出:“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力才继续保存下来)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1恩格斯把经济关系“赖以展的地理基础”也作为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看待这就把地理条件与生产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它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都全面概括了。后来斯大林也指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概念所包括的先是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即地理环境因为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的和经常的条件之一它当然影响到社会的展。”1斯大林说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跟上文所引恩格斯说的“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一致的。他们把地理条件作为“经济关系”体系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体系的一环来看待的论点对于我们认识地理条件和人类社会历史展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我们认为有必要指出普列汉诺夫在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展关系之认识上的错误。普列汉诺夫的早期著作在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关于地理条件对社会展的作用和意义他也作过一些精采的论述这主要见于他撰的《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两书。但是普列汉诺夫的有关论述却导致了下列一些错误的结论如:“总之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展而生产力的展则决定着经济的、以及随着经济之后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展。”“现在我们知道生产力的展归根到底决定着一切社会关系的展而决定生产力的展的则是地理环境的性质。”2“归根结底这个制度(指社会制度—1《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7—518页。

    2《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8页。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上册第193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第28、29页张仲实译三联书店1961年7月第1版。引文中的着重号是—引者)是由地理环境的属性决定的”3。这样的结论无疑是把地理环境看作是决定社会展的最终的决定因素了这显然是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相违背的。诚如斯大林所说:地理环境影响到社会的展表现在它能够“加或延缓社会展进程”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决定的影响”;“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展的主要的原因决定的原因因为在几万年间几乎保持不变的现象决不能成为在几百年间就生根本变化的现象展的主要原因。”1斯大林的论点概括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见解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条件和社会展关系的理论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任何唯心主义历史观和自然主义历史观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类历史展的地理基础这个古老的、同时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这个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历史进程的指导方针之一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历史进程的指导方针之一。第二节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历史展的关系中国地理条件的概貌和特点中国幅员辽阔。国境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心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的地方。总面积约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6地边界长达二万余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和西北邻苏联西和西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大6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余公里隔海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文莱等国家和地区遥遥相望。

    全国有很多山脉主要是在西部。其中由西向东延伸的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山脉和南岭山脉;由北向南延伸的山脉有横断山脉是由大雪山、怒山和高黎贡山等东西并列的山构成的。在国境东部另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脉。其西侧有大兴安岭山脉、太行山脉、巫山、武陵山、大娄山、雪峰山等。其东侧有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闽浙丘陵。以上这些山脉构成了全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就海拔高度的显著变化说由西向东全国地形可分为三级阶梯。青藏高原以昆仑山脉北支和祁连山脉为北缘以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为西缘和南缘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线上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是世界第一高峰。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稍为低平海拔也近三千米。这是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北面和东面下降到海拔大多为一千米至二千米的高原和盆地。其中有云贵高原有的。

    3《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展》第195页博古译三联书店1961年6月第1版。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上册第191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8月第1版。

    原有在甘肃中部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陕西省北部、山西全省和河南省西部的黄土高原有内蒙古高原有四川盆地、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这是第二级阶梯。在大兴安岭以至雪峰一线以东是海拔一千米以下的丘陵至二百米以下的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都在这里。沿海平原多在海拔五十米以下。这是第三级阶梯。

    全国的河流也多是由西向东最后流入太平洋。主要的河流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和淮河大部都向东流。也有向南流的如雅鲁藏布江、怒江分别经由印度、孟加拉、缅甸流入印度洋;澜沧江、元江分别经由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流入太平洋。有向北流的如额尔齐斯河是流入北冰洋。以上都是外流河。还有不能流入海洋的内6河流有塔里木河、柴达木河、疏勒河等。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长达六千三百八十公里流域面积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其次是黄河长达五千五百o一公里1流域面积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再次是黑龙江流经国境内和中、苏边境的长度是二千九百六十五公里流域面积占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塔里木河流长二千一百七十九公里但由于支流不多流域面积只有一十九万八千平方公里。珠江以西江的上游南盘江为正源流长二千一百二十九公里流域面积四十二万五千七百平方公里。松花江流长一千八百四十公里而流域面积却有五十四万五千六百平方公里。雅鲁藏布江在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和海河的流域面积都在二十万平方公里以上。

    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而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藏北高原分布最密。较大的湖泊有鄱阳湖面积有三千九百七十六平方公里;洞庭湖面积有三千九百一十五平方公里;洪泽湖面积有三千七百八十平方公里;太湖面积有二千二百多平方公里。这些都是有名的淡水湖。还有咸水湖主要有青海湖面积有四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罗布泊面积有二千五百多平方公里。它们的面积和形状都不稳定。在中、苏边界上的兴凯湖面积有四千三百八十平方公里分属于中、苏两国是一个淡水湖。

    中国大6的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海。在东面最北的是渤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南北对峙成为渤海的天然门户。渤海之南是黄海长江口以南是东海台湾海峡以南是南海。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其他三个海都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在大海中罗列着五千多个岛屿总面积约八万平方公里其中有一半在东海。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面积三万五千七百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公里。再次是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一千零八十三平方公里。此外位于渤海门户的庙岛群岛、钱塘江口外的舟山群岛、台湾海峡的彭湖列岛都相当著名。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最南端的岛屿。南海诸群岛都是由数目不等的岛屿、沙洲、暗礁、暗沙所组成。在绵长曲折的中国海岸线上有不少地方可供营建成优良的海港。

    由于大洋和大6之间在热力上的差异而造成的季风气候的显著加上土地的辽阔、地形的复杂中国各地的气温和雨量相差很大而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在夏季全国气温普遍较高。七月份平均气温在黑龙江是二十摄氏11985年8月24日国家有关方面公布的测量长度见《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5月24日。度以上在拉萨市是十五度在杭州市是二十八度。在冬季黑龙江最北平均气温在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而海南岛则高达十五摄氏度以上。正当北方千里冰封的时候南方却是气候温煦。同是一个盆地盆地内部的气温与边缘不同。同是一个山脉迎风坡的气温与背风坡也不同。在垂直自然带特别明显的高峻大山如喜马拉雅山的南麓随着海拔的升降气温和自然景象都有很大的差别低处是温暖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林带而最高处则是终年积雪的冰雪带。

    土地的辽阔地形的复杂气候的差异以及有关的地区各种不同的自然特点都使中国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多样。肥沃的平原地区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粟、高粱等粮食作物和棉、麻、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在广大山区除生产粮食外还出产茶叶、茶油、桐油、蚕丝、白蜡和药材。内蒙、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和自治区有大面积的草原生长着丰茂的牧草畜牧着大量的牛羊马驼。森林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及福建省和台湾省东部林型复杂树种繁多单是乔木就有二千八百多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用材树近一千种。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鸟类约有一千一百五十种兽类约四百多种爬行两栖类约四百二十余种其中有不少珍禽异兽。水力资源丰富据初步估计河流的年总流量达二万七千多亿立方米。各主要河流又都有通航之利。储量极为丰富的煤、石油、铁遍及全国各地。铜、铝、钨、锑、钼、锡、锰、铅、锌、汞等矿产以及油页岩、磷、硫磺、菱镁矿、盐、石膏等分布也很广泛。

    中国的地域范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条件及其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和经济展的不平衡性中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展很不平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久远的年代黄河流域为我国历史谱写了丰富的、瑰丽的篇章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是我国经济、文化最达的地区。这些都和那时黄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考古资料表明我国远古时期文化达的地区是黄河流域西起陇山、东迄泰山这一广大平原地区它与渭河下游、黄河中下游之间以及济水的上中游相连的东西一线。这是仰诏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夏、商、西周三个王朝先后兴起和立国的地区。在全国范围之内远古遗存能够与文献记载的史迹相衔接当推这一地区。这决不是偶然的。从始见于文字记载的黄土高原的面貌来看从西周到汉代黄土高原上原隰相望大体上到处呈现一片平整的面貌由草原、森林和农作物组成的植被相当丰茂说它是郁郁葱葱、到处显现出一派山青水秀的旖旎风光是并不过分的。始见于文字记载的黄土高原不仅有湖泊有的湖泊还相当大在全国的湖泊中也未见得有任何逊色。黄土高原虽然相当高亢却也有较为低下的平原黄河的一些支流支津的中下游还有相当开阔的河谷。那个时期的湖泊许多就散布在这些平原上或开阔的河谷中著名的湖泊有焦获、杨纡和昭余祁。就是高亢的山地上也并非没有湖泊加弦蒲薮就与杨纡、昭余祁齐名。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表明春秋以前黄河泛滥、决口和改道的种种事故是很少见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和河济之间植被丰富森林茂盛气候温暖而湿润土质疏松、肥沃宜于耕种是当时农业最展的地区。这样的地理条件比起当时周围邻近的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因而这一地区的经济展和文化展都处于领先地位。1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从公元前一世纪汉武帝时成书的《史记》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盛赞关中的地理条件及其富庶的情况他说:“关中自■、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是全国财富最集中的地方。黄河下游的齐、鲁一带虽比不上关中但也是比较富庶的:“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邹、鲁一带也“颇有桑麻之业”。总之当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是膏壤千里气候温润宜于桑麻。与此相对照的是当时的淮河以南及广大的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远不如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文化展程度之高。在司马迁笔下西楚“地薄寡于积聚”;东楚“其俗类徐、僮”也比较落后;南楚“其俗大类西楚”而“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更造成了劳动人手的不足。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以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两相比可以看出在西汉和西汉以前这两大水系所流经的地区在经济展上很不平衡即北方优于南方的趋势异常明显。这与它们当时的地理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认为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好;但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当时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条件也有其优越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之处这应当是没有疑问的。这种情况只是由于后来地理条件本身的演变和种种社会条件的变化才有所改变。改变的结果并不是二者趋于平衡而是新的不平衡代替了旧的不平衡即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展过了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的展。宋代以后的大量的历史资料反映了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很长的时期里人们在研究和说明一些历史问题的时候或者是忽略了地理条件的因素或者是把我们今天所处的地理条件同历史上的地理条件混同起来这就可能造成片面性。近年来关于古代黄河流域中下游地理条件的研究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地理条件的复杂性所造成的经济、文化展不平衡的现象当然不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大水系的差别;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所有地形、土壤、气候、物产等不相同的地区都是存在的。同时这种不平衡现象不仅表现为经济、文化展的总的趋势的差别也表现为各地区在生产部门上展的差别。这后一种差别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正是促进各地区、各生产部门加强联系的物质因素。在汉代关中平原人民“好稼穑殖五谷”以农业为主;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天水、陇西一带“畜牧为天下饶”;燕地“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吴郡“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等等1各不相同。显然这种生产部门上展的差别也是和地理条件分不开的。1参见:史念海:《由地理的原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达的原因》载《历史地理》第三辑;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第174—178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1《史记·货殖列传》。

    具体说来生产部门展的差别是与一定的地理条件所能提供的产品分不开的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尤其是这样。司马迁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这个问题的很生动的历史资料:6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1999ooo41_o14o_o这里说的6地泽中水居山居以及安邑燕、秦蜀、汉、江陵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陈、夏齐、鲁渭川靠近大城市的上好土地等等主要是着重指出了地理条件的不同。人们只能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条件从事生产和组织生产其产品自然也因地理条件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之影响于经济、文化展不平衡性还间接地从各地区城市分布状况反映出来。城市本身并不是地理条件的组成部分但是它的出现以及它们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却不能离开一定的地理条件。古代东方的城市多具有军事堡垒的性质中国也是如此。所谓“城为保民为之也”2“城者所以自守也”3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城先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的需要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经济上的支持。随着城市的增多城市人口的进一步聚集日益增长的对手工业和商业的需要城市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就逐渐显得突出了。司马迁论西汉社会经济对于都城长安和邯郸、洛阳临菑、陶、睢阳、江陵、寿春、合肥、番禺、南阳等城市作为一方都会的作用是很重视的1。而《汉书·地理志》记全国各县治所除备载其建置沿革、户口多寡亦注重记其山川形势、物产所出可见城市的兴建和展是和一定的地理条件有关系的。从宏观方面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主要密集于西起今云南境内澜沧江与四川境内岷江以东、北至黄河河套与滦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即黄河流域中下游、长江流域中下游和珠江水系所流经的区域2。历史上城市分布的这种状况自然有多方面原因而这一地区的良好的地理条件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要之城市的展和分布的不平衡性是经济、文化展不平衡性的一个表现;人们要认识或改变这种不平衡性都不能不认真考察各种地理条件因素。

    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统一性及其与历史上政治统治的关系中国历史上很早就产生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和“定于一”的大一统思想3但政治上统一局面的出现、展和巩固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和群雄兼并出现了秦、汉皇朝的统一的政治局面;而秦、汉统一后却又出现了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隋、唐皇朝的统一有过于秦、汉但隋、唐之后再一次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不过分裂并没有长期存在最后是元、明、清三朝的统一。造成2《谷梁传》隐公七年。

    3《墨子·七患》。

    1参见《史记·货殖列传》。

    2参见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附图21三联书店1983年12月第1版。3《诗经·小雅·北山》及《孟子·梁惠王》。

    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固然有种种而中国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统一性的特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先从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来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极容易形成一些地理条件较好的天然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壤、气候和物产可以造成若干个并立的经济、政治中心。在古代交通不便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形势正是各地封建势力分疆割据的有利的客观条件1。汉初刘濞为的叛乱固有其政治上的原因“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2这种地理条件所造成的物质力量无疑也是重要的原因。诸葛亮在东汉末年预见到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也是充分考虑到江东“国险而民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3这些地理条件的。中唐以后藩镇割据日甚一日这与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的衰弱有很大的关系但因地理条件而造成的各地经济、政治展的相对独立性仍然是一个基本的原因。中唐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杜佑论天下形势说:巴蜀之地“土肥沃无凶岁山重复四塞险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青州“古齐号称强国凭负山海擅利盐铁。太公用之而富人管仲资之而兴霸”;扬州“江淮滨海地非形势得之与失未必轻重故不暇先争。然长淮、大江皆可拒守闽越遐阻僻在一隅凭山负海难以德抚”;荆楚之地“风俗略同扬州杂以蛮獠率多劲悍。南朝鼎立皆为重镇。然兵强财富地逼势危称兵跋扈无代不有”1。杜佑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从地理条件和历史经验来说明政治统治的不安定的原因见解是很深刻的。在历史上持续了近千年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也同地理条件与政治统治局面的关系相关联着。从主张郡县制的人来说他们反对分封制就包含了从地理条件上考虑问题的因素。西汉贾谊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认为“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2。这句话明显地考虑到封国地域范围的广狭及其所可能提供的物质条件与封建割据的关系。唐人李百药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分封制使“天下五服之内尽封诸侯;王畿千乘之间俱为采地”势必要造成“纪纲弛紊”的局面3。柳宗元认为周代“裂土田而瓜分之”而周王“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是其衰微丧亡的主要原因④。他们也是把地理条件作为立论的根据之一。至于南北朝的对峙五代、十国的割据以至宋、辽、西夏和宋、金的并立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不可作完全等同的看待但地理条件的因素却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因素。

    再从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来看。我们认识中国地理条件对历史上政治统治的影响仅仅从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来看仅仅认识到这种独立性对于造成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政治局面有很大的关系还是很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考察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考察这种统一性与历史上政治统治的关系这同样是很重要的。中国地理条件由于天然特点而自成一个自1参见邓拓:《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第56页三联书店1979年4月第2版。2《史记·吴王刘濞列传》。

    3《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分别见《通典·州郡典》六、一o、一二、一三。

    2《新书·藩强》。

    3《全唐文》卷一四三。

    ④《柳河东集》卷三。

    然地区。这个自然地区的环境是:北有大漠西和西南是高山东与南滨海;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所流经的地区是地理条件最好的地区。在这个自然地区里任何局部地区的特点、局部地区与局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种种社会结果一般地说都不能不受到这个整体所具有的统一性的约束。中国地理条件的这个特点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历史上政治形势的展。这个影响至少表现在:第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上的重大的政治活动具有明显的内向性这是因为一则四出受阻一则为大河流域的先进的经济、文化所吸引。汉唐而下有所谓“丝绸之路”;唐宋以降航海事业也有展:但这对历史上政治局面一般不产生多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从秦朝开始“制天下为四十郡其地则西临洮而北沙漠东萦南带皆临大海”1至元朝“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2直到后来的明、清两代其政治统一的局面都是对这一地域范围的继承和展。这种政治活动的内向性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史的展也看得十分清楚。第二如马克思所说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政府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在中国历史上从传说中的统治人物开始直到历代封建朝廷都与执行这种公共工程的职能相关联。水利事业的达和封建**的强化这两种表面看来完全不同的历史现象实际上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徐光启《农政全书·水利·总论》引《荒政要览》说:“水利之在天下犹人之血气然一息之不通则四体非复为有矣”1。这是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种联系。我们从《二十四史》有关名史的《沟洫志》、《河渠志》、《食货志》以及《地理志》关于水利事业的记载中可以大致看出这种公共工程的职能在机构设施、具体措置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反映。由此可见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影响于历史上政治形势的展它有维系国家统一的一面。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只一次地出现过分裂割据状态但统一毕竟是主要的趋势这与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有极大的关系。

    中国地理条件之局部的独立性和整体的统一性及其对历史上政治统治的影响在具体的表现上是很复杂的。如割据政权的建立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条件即必须有地方上的经济条件作基础。而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在利用地区经济条件方面的情况是有差别的甚至有很大的不同一种情况是开一种情况是滥用。从总的方面来看南方的割据政权大多注意于开北方的割据政权则滥用多于开。这是因为:第一北方的割据大多表现为政治上的混乱、纷争极容易造成对自然富源的滥用;南方的割据比之于北方的混乱和纷争来说显然要安定一些因而有可能对自然富源作合理的开。第二由于北方开较早北方割据政权可以滥用这些已经开出来的经济成果;南方开较晚南方割据政权为了求得生存和展不得不更多地致力于开。从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的割据还有南宋和金的割据大致可以看出这种差别。再如统一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夺取和占据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统治全国的基础如汉、唐都以占据关中地区作为统一全国的第一步。二是统一皇朝的中心所在地并不是丰腴的地区但由于能够比较好地控制了重要1《通典·州郡典》一。

    2《元史·地理志》一。

    1《农政全书》卷一二引文出自俞汝为《荒政要览》四《平日修备之要》。的运输渠道从而掌握了必要的生活资源和生产资源因而也能使统一得以存在和展如唐代后期尤其是元、明、清三朝即是。

    地理条件影响到历史上政治统治局面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地理条件与民族、民族关系地理条件与民族的形成、民族间的差别和交往也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史学家很早就重视记载各个民族的历史这在本卷第一章已有论述。他们也注意到地理条件与民族展的关系。杜佑在《通典》中就谈论到这个问题他说:“覆载之内日月所临华夏居土中生物受气正其人性和而才惠其地产厚而类繁。所以诞生圣贤继施法教随时拯弊因物利用三五以降代有其人。君臣长幼之序立五常十伦之教备孝慈生焉恩爱笃焉主威张而下安权不分而法一生人大贵实在于斯”。至于少数民族地区则是“其地偏其气梗不生圣哲、莫华旧风、诰训之所不可礼义之所不及外而不内疏而不戚”1。杜佑在这里提出的有些论点是不足取的、但反映了史学家试图从地理条件的差别上去说明汉族社会展和少数民族社会展所以有很大不同的原因。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由于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基本分布在全国的周边地区因而与主要聚居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相比在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其他许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在地理条件上的差别显得更为突出。一般地说汉族居住的地区宜于农业;北方民族居住的地区气温低多草原、沙漠宜于牧业。南方民族居住的地区多高山、丘陵气温较高宜于农业。这对于各个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见民族特点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差别是同地理条件之不同有关的。例如北方民族因交通便利容易走向联合社会展的进程也比较快这与他们从事集体的游牧活动、具有勇敢的精神有关。南方民族往往局促于山地交通不便极不利于联系和融合。这是南方民族虽然在民族数量上过北方民族但在社会展上却落后于北方民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由此也可以说明这样一个历史现象:北方民族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中原地区而南方民族却很少有过类似的活动。从民族文化来看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的展也不相同。

    中国的地理条件哺育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几十个民族这些民族各有特点因而产生了相互间的差别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样的地理条件也维系着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间的联系如同它维系着历史上长时期的政治统一局面一样经久而不衰。这是因为:第一汉族聚居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其地理条件的优越生产的展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并在物质上、生产技术上和文化方面影响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因而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这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凝聚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第二在东、南濒海北有沙漠西和西南有高山的地理条件下周边少数民族向内地展比向外展要容易得多因而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内向性。这种自然的内向性与上述自然的凝聚力的结合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各族1《通典·边防典·序》。

    间的联系的纽带。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尽管有时候互相攻伐兵戎相见有时候“和亲”通好会盟、互市各族间的关系歹一阵好一阵但总的趋势是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不可分离。

    地理条件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整个自然界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地理条件也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地理条件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展地理条件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历史展过程中的某些变化。从中国历史上看由于地理条件的变化(当然也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引起经济、文化上的变化的情况是值得人们注意的。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和认识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而且还有现实的意义。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是:(一)河流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河流它们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展。历史时期它们的变迁尤其是黄河的变迁是很显著的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同它的河患一样均为世人所瞩目。如果对黄河流域作宏观的考察就会现:黄河的安流和河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历史的展变化。根据各方面的考察资料证明:历史时期黄河决溢虽甚频繁但经分析研究核实而论却也有前后两个长期相对安流的时期。前一个时期为商周至秦代后一个时期则为东汉初年至唐代后期前后合计将近两千年或者还要过之。频繁的河患也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一是两个长期相对安流时期的中间时期即由西汉初年到东汉初年其二则是由唐代后期到解放以前。这两个时期合计不过一千五百年。所谓黄河河患主要是指黄河中游的侵蚀、侧蚀、下切和黄河下游的堆积以及由此引起的陵、原、川、谷的变化和城乡的兴废而其症结则在于河水挟带泥沙随处淤积。黄河泥沙的淤积虽然远在地质时期即已有之但决不如历史时期这样严重。这里除了自然的原因即黄河流经土质松疏的黄土高原外还有人为的原因即历史时期以来由于农田的扩大道路的开辟居民点以及城池的增加与修建使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大大加了黄河流域的侵蚀和堆积以致造成频繁的河患。黄河流域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产丝地区直到北宋长江下游蚕桑事业有了很大的展几乎有过黄河流域的趋势但黄河流域到底还保持着一定的水平。然而北宋以后这种情况即生剧变。因为金朝在破辽灭宋后使女真人大量内迁广占土地。这些人不娴于农桑因而尽量伐取桑枣作为薪柴出卖。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情形朝廷派人到各地巡察、禁止也无济于事。这不仅直接影响了黄河流域的蚕桑事业的继续展致使金朝统治者因丝、绢来源匮乏而惊慌而且也破坏了黄河流域的植被后果自然是严重的1。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并不是绝无仅有的。从这些方面来看两宋以后黄河流域在经济展上的地位逐渐被长江流域所代替除了别的原因之外黄河流域结束了第二个安流时期而开始了第二个河患时期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1参见史念海:《河山集》二集第36o—362页三联书店1981年5月第1版;《河山集》第253—279页三联书店1963年9月第1版。

    (二)沙漠变迁对历史的影响。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现在有大片的沙漠存在。治沙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然而在历史时期这些被沙丘覆盖的土地并非原来都是这样。例如在今内蒙古和宁夏两自治区之间的乌兰布和沙漠原是西汉朔方郡辖地。那时它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农垦区而现在却是一片茫茫的流沙横亘在阴山南麓直到贺兰山下。这些流沙掩埋了古代的河道、湖泊、城池、村落、墓群唯其如此它也就展示了这一地区曾经存在过的一段繁荣富庶的历史。关于乌兰布和流沙起源的问题从自然原因来着是黄河改道所致;从人为的作用来看是农垦的废置造成表土破坏覆沙飞扬终于使这一地区变成了猖狂肆虐的大沙漠2。又如西辽河下游平原第四纪时期积沙很厚到更新世晚期气候干燥产生很多垅岗沙丘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得相当湿润沙丘为灌木、草丛所固定展为草原环境。历史时期它曾是一片好牧场。到辽代由于在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建置上都乃掳掠人口在这里开垦草地为农田掀起下部浮沙破坏草原植被。到了金代这里就变成一片瘠薄之地很难进行生产活动。还有在今陕北无定河流域及榆林以北更新世晚期这里也曾育过沙丘全新世初期气候变得湿润植物繁茂把流沙固定起来而且在低地形成许多浅湖、沼泽。进入历史时期以来人们开垦了这里的黑炉土和沼泽土砍刈草本灌木以作燃料覆盖层和植被遭到破坏沙丘经大风吹扬造成连绵不断的沙荒地1。沙漠的变迁对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展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仅就这两点而论恐怕不能否认地理条件的变化对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所起的推动作用。长时期里人们在说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历史原因时提出过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但地理条件的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似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有可能夸大其他方面的原因从而产生片面的认识。片面的认识不能科学地说明历史。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正是为了避免这种片面性。至于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南北地位的变化其具体表现若何?譬如生产部门及产品的变化人口分布的消长行政区划的分合粮食产量的升降水利系统的兴废等等以及学校、书院的展印刷术的推广从进士直到宰相各级人才的来源城市的展和城市生活的丰富等等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问世1本书不再一一论列。当然在中国历史上地理条件的变化之影响到历史展进程也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由于地理条件的突然变化有的民族因此一度遭到破败有的民族甚至因此崩溃不振由此引起一系列民族之间关系的变化。《通典·边防典·突厥上》记:贞观初年薛延陀、回纥等“相率叛之”;颉利与突利之间产生“怨憾”;兼之“频年大雪六畜多死国中大馁。颉利用度不给复重敛诸部由是下不堪命内外叛之。”2这段话指出隋末唐初异常强大的突厥汗国在贞观初年遭到覆灭的重要原因。陈寅恪根据《通典》和其他有关史料认为:“北突厥或东突厥之败亡除与唐为敌外其主因一为境内之2参见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见《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第95—12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

    1参见周廷儒:《古地理学》第339—34o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1参见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第5页—第22页1983年12月第1版。2见《通典·边防典》一三。

    天灾及乱政二为其他邻接部族回纥、薛延陀之兴起两端”。他还根据《唐会要·回纥》条所记“连年饥疫羊马死者被地又大雪为灾”3以及其他有关史料认为:自唐肃宗以后雄大起来的回纥至唐文宗时“天灾、党乱扰其内黠戛斯崛起侵其外于是崩溃不振矣”。类似的史实还见于《新唐书·吐蕃传》所记彝泰赞普执政时“国中地震裂水泉涌岷山崩洮水逆流三日鼠食稼人饥疫死者相枕藉”继因唐武宗会昌年间“国人以赞普立非是皆叛去”终于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奉表归唐”④。所以陈寅恪又认为:“吐蕃之破败由于天灾及内乱”5。象这种由于地理条件生异常或骤变而影响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地区与地区之间关系变化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也是应当予以重视的。

    这里应当着重指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在辩证的展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的。一方面是自然力作用于人另一方面是人力也会反作用于自然。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并不是消极的。正如恩格斯(Friedrige1s182o—1895)说的:“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增加了”1。人的生产活动就是对自然的利用。这种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自然其后果固然有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方面如上文所举的那样;但是合理地利用自然和改变自然条件仍然是人们生产活动的主导方面。如人们把野生动物驯养成家畜和家禽把野生植物培育成新的农作物;人们从游牧生活展为定居生活;乡村的形成与城市的兴建及其数量的不断增加;农田的开辟;矿山的采掘;道路的修筑运河的开凿桥梁的架设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改变着地理环境。舍此则无从谈论人类的历史更无从谈论历史的进步。关于这一点中国历史为全世界的历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普列汉诺夫(1856—1918)指出:“地理环境不但对于原始部落有着很大的影响就是对于所谓开化民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社会人类的影响是一种可变的量”随着生产力的展“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的权力因而使人类对于周围的地理环境生了一种新的关系。现在英国人对于这种地理环境的反应自然同凯撒时代移居英国的部落对于这种环境的反应完全不同。”1我们在上文曾经指出普列汉诺夫在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之关系的论点上的错误但是他在这里所说的则是正确的。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能力将日益增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对地理条件与社会展之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中国近代以来的学者的贡献是应当特别受到重视的;而对于中国古代学者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撰述也应当受到重视这对我们研究历史和撰写历史书籍都是会有启的。

    3见《唐会要》卷九八。

    ④见《新唐书》卷二一六。

    5参见《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13o—1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新1版。1《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57页。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第32、33页张仲实译三联书店1961年7月第1版。第三章人的因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第一节作为直接生产者的人直接生产者在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人类有了生产活动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1999ooo41_o155_o&1t;/pgno155.TxT/pgn>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论点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基本条件”在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系统地表述他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时又着重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对于这一伟大现的理论意义恩格斯作了这样的概括: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的基础上;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权威此时终于被承认了2999ooo41_o156_1。

    这些话是恩格斯在1877年讲的。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类历史的起点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关系和各种趋向产生的根源。人类的生产活动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这就是社会生产力。按照斯大林的说法生产力“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3。这种能力或关系一方面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④人们只能根据自己所处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和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来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不断变动性。正如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一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所以生产力的增长“是不断变动的”1“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2。生产力所具有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变革的动力并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展的动力。列宁在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自然界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

    3《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2页。④《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21页。1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o9页。

    2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4页。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展所决定的。3999ooo41_o157_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理论之一就是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的这种重大作用。因此我们研究和撰写历史无疑应当对社会生产力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社会生产力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劳动过程的所有这三个要素:过程的主体即劳动劳动的要索即作为劳动作用对象的劳动材料和劳动借以作用的劳动资料共同组成一个中性结果——产品。”④“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5马克思说的“劳动本身”指的是劳动力的物质表现;他说的“劳动资料”和“劳动材料”指的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可以说生产力包含了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斯大林说:“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1这也是从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个方面对生产力所作的概括。这里我们不来阐述生产力二因素说和生产力三因素说的各自论点及其所展开的争论;我们所要着重阐述的是劳动力即直接生产者在生产力中所处的地位。

    劳动力即直接生产者作为生产力的一个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因素的鲜明的特点即这一要素包括了人的**活动和精神活动2。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3劳动力所具有的这种体力和智力的结合使其成为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这种能动因素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人可以制造和不断改进生产工具而且还表现在甚至大多数被看作自然产物的东西如植物和动物它们现在被人类利用并处于重新生产的形式也是经过许多世代、在人的控制下、借助人的劳动不断使它们的形式和实体生变化的结果④。因此马克思把人即劳动力或直接生产者称作“活的主体的劳动能力”1。列宁也不止一次地把劳动者称为“主要生产力”或“全人类的要的生产力”2。所有这些都说明直接生产者在生产力中所占有的特殊的重要作用。当然这种作用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只有在跟生产力的其他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这正如斯大林所说的那样:这里很明显生产工具的展和改善是由参加生产的人来实现的而不是与人无关的所以生产工具变化和展了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也随着变化和展人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运用生产工具的本领也随着变化和展。3④《经济学手稿》(1861年8月—1863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七卷第6o页。5《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三卷第2o2页。

    1《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2页。2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o7页。3《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三卷第19o页、第555页。④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年8月—1863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七卷第58页。1《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六卷。2参见《列宁全集》第三二卷第222页、列宁选集》第三卷第843页。

    999ooo41_o159_2这就是说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我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并且只能在这个意义上来强调直接生产者在生产力中能动作用。

    直接生产者在生产力中所处的这种特殊的地位和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要求任何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必须对它们的存在和展给予历史的说明。

    直接生产者的技术性特点中国历史上的直接生产者有农民、牧民、渔民、盐民、矿冶劳动者、林业劳动者有各种手工业劳动者还有车船等运输业劳动者及其他直接生产者。这些直接生产者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有技术性和社会性的两个方面。生产者跟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技术状况、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的传统都属于技术性方面是属于社会生产力问题的直接生产者的身份即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属于社会生产关系问题的。从具体的情况说直接生产者的技术性方面和社会性方面的特点是密切结合的只是为了论述上的方便才分开来说。在这里也只对直接生产者的技术性特点作一些论述。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农民占直接生产者中的主要地位。他们的特点也比较显著。这就是:(一)直接生产者束缚于土地(二)男耕女织小农业跟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三)生产技术的世代传习。

    直接生产者束缚于土地这是农民跟奴隶和公社成员的重要区别。奴隶的生产劳动主要听从主人的随时支配公社成员的生产劳动也不能固定在一块土地上。只有农民的生产劳动是在一块固定的土地上进行。相对他说这会使农民感到较多的生产兴趣也使他们熟悉劳动对象使他们在正常情况下对自己的生活比较安心。因此封建统治者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秩序推行以“地著为本”的政策防止农民脱离土地以保证封建国家的粮源和兵源但也因此限制了农民的眼界使他们很难得到展生产的条件也不关心政局的变迁和朝代的兴替。

    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在这里农业生产是主体家庭手工业除纺织外还有农具和生活用具的制造房屋的修缮等等。孟子有一段话可能是反映了这种生产形式的最早记载。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999ooo41_o161_o孟子所描写的农家图景反映了这种经济生活的稳定性也反映了它的很大的局限性。它的最好的景况也不过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在社会生产力方面不可能有多大的展。封建统治利用了这种经济组织的稳定性并以法令来巩固它。秦始皇刻石:“男乐其畴女修其业”就是以法令肯定了这种男耕女织的组织形式。刻石又有这样的规定:“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2这也无非是巩固这种个体家庭生产单位的措施。后来的封建皇朝的税法多以粮和布帛兼收即是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在国家法令上的反映也是对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的强化。孟子所说的孝悌是父家长制小农经济在道德思想上的反映也是与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密切联系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篇《朱陈村》描写以男耕女织为基础的农村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1t;/pgno161.TxT/pgn>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聚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1999ooo41_o162_o诗中描写了这个山村在自然经济环境中恬静、安适的情趣也反映了它安于现状的保守思想。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干扰下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生产结构使农民可以吃饱穿暖在盐铁之外不必外求。但这种狭小的生产规模在封建制度的社会条件下很难扩大再生产。它在家庭内部之性别的分工阻碍了社会的分工。它的自给自足的性质阻碍了交换经济的开展。这是一种很稳定的生产结构也是一种很顽固的生产结构。它在农业地区担任了生产主力军的角色也扮演了阻碍生产展的角色。

    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民以一块固定的土地为生命线的时候必然是世代相传的。这对于菜农、果农、药农等需要较多的技术性作业的农民应该更是这样。这种祖孙相传的生产经验可能有相当可贵的因素但由于习惯上的保密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展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而技术本身在遭遇战火或家庭变故的时候也可能失传。

    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地区里手工业劳动者的身上也打上了类似农民的这些特点的烙印。手工业者也有束缚于土地的特点有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和生产技术世代传习的特点。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很长的时期里极大数量的手工业劳动者不能依靠自己在专业技术上的收入来解决生活上的需要和各种封建负担因而不能不兼营农业这也就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于土地的情况。据记载北魏京都“入工技巧十余万家各给耕牛给口授田”1。唐的丁匠出租调2。元代“民匠限地一顷”并负有缴纳“丁地税粮”的义务3。明代龙江船厂有厂田“则查审各匠丁力多寡”“量分承佃”④。在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上手工业劳动者与农民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农业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所占地位有主次的不同而农民的手工业生产是为满足家人在生活上的需要手工业劳动者的手工业生产则是为了满足官府和市场的需要。由于手工业劳动者与农民之间的这种差异土地对于他们也就有不完全相同的意义。官府分配给手工业劳动者以少量的土地其意义不在于使他们束缚于土地而保证皇家的2《史记·秦始皇本纪》。

    1《魏书》卷一一o《食货志》。

    2《通典·食货志》。

    3《元史》卷一四九《郭宝玉传》。

    ④李昭祥:《龙江船厂志》。

    根源和兵源而在于保证手工业劳动者作为各种手工业的特定户口固定在一定的土地上。

    关于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世代传习文字的记载较早。《左传·定公四年》记周初分鲁公以六族有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分康叔以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这十三个族都是手工业家族也就意味着当时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周礼·考工记》记有筑氏、桃氏、凫氏等都可理解为手工业家族。后来《唐六典》卷三记“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元史·刑法志》记:“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明会典》卷一**记:“凡匠役事故揭册查户下应补亲丁验送上工。”这都是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1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主要由于手工业市场的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的自卫措施手工业成品也往往因此而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这种世代传习显然是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展的。

    以上所说农民和手工业劳动的特点是就其在封建社会的典型状态说的。随着历史展这些特点会逐渐生变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因自然条件的不同有的农民还兼营畜牧业有的兼营采集和渔猎情况是相当复杂的都需要作具体研究。牧民在直接劳动者中所占的数量仅次于农民而活动地区相当广大。对于牧民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做的工作还很有限。对于其他劳动者特别是盐业劳动者、矿冶劳动者都应该进行研究以丰富我们社会生产史的研究内容。

    人口问题历史上直接生产者的社会性特点和技术性特点都对社会生产力的展有影响。他们的人口现象包括素质、数量、分布、部门构成、民族构成和阶级构成也都可能对生产力展有影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曾经有过一种流行的看法以人口的多少衡量社会经济的盛衰这是不能说明复杂历史现象的。历代政治家、历史家在谈论人口问题时也并不是这样简单地看问题的。

    春秋晚期孔子到卫国去看见卫国的景象感叹地说“庶矣哉!”他的学生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1这是说人多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条件但还要想法让他们富起来并不是说人多了就富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他看到秦国地多人少土地荒芜而无人耕种就招诱三晋之民入秦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这是他把人口的多少与社会生产力的展直接联系起来的作法但同时他又认为三晋地少人多劳动力过剩也会出现另外的一些问题。《商君书·徕民篇》详细地说明了他的这种看法。孟子大致是与商鞅同时的人。有一次梁惠王问他:“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说:“不1《元稹集》卷二三。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