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迷雾小说网 www.m5xs.com,最快更新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因病去世,多多少少让各朝古人心生感慨。

    要是没有最后称帝的话,袁世凯也不至于落下千古骂名。

    只能说袁世凯愚蠢的决定葬送了他一世英名,落得晚年不保的下场。

    不过话又说回来,袁世凯是死了,但也留下了这么大的烂摊子。

    大家可记得清清楚楚,北洋时代短短16年分成了四个阶段。

    足可见这16年有多么的乱,给全天下老百姓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尤其是晚晴时期的老百姓更为苦闷,心里异常沉重,脸色极为难堪。

    原本还以为清朝灭亡后,他们老百姓可以迎来和平安定的日子,哪里想到进入了更加混乱的动荡乱世。

    “清朝灭亡后的北洋时期虽然只有短短16年,但一共经历了袁世凯时期、皖系时期、直系时期、奉系时期四个阶段。”

    “北洋时期是1912年到1928年,北洋时期之后的1928年到1949年则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主播刚刚说完了袁世凯时期,顺便把北洋时期剩下的三個阶段说一下。”

    “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主播就不打算说了。”

    苏晨的话让各朝很多人深感遗憾,他们还想听听北洋之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毕竟他们也听得出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显然对后世的影响比较重要。

    各朝古人在见识了后世的繁华之后,就特别想了解后世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那样的。

    清晚期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压迫,面临支离破碎的危险边缘,那时候的老百姓穷困潦倒。

    可清朝末年到后世也不过才短短百年时间,中华大地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朝古人才特别想了解清朝灭亡后,中国都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说不定他们朝代也能从中学习一二。

    雍正主播,北洋时期之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家也想了解清楚,能否详细说一说。

    苏晨摇了摇头,直接拒绝了。

    “倒也不是主播不想说,而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历史比较敏感,不太方便说。”

    雍正

    苏晨没有理会弹幕上密密麻麻的疑问,而是继续介绍北洋时期的第二个阶段。

    “袁世凯在世的时候,他是北洋当之无愧的老大。”

    “即便是后来掌控北洋的段祺瑞、冯国章、曹琨、吴佩孚、张作霖等人,在袁世凯面前也都是小弟。”

    “而袁世凯一死,由于这些小弟们的实力都差不多,谁也压不过谁。”

    “所以为了夺取大权,这些小弟们就不可避免地互掐了起来,北洋也由此进入到了真正的乱局时代。”

    “袁世凯死后不久,段祺瑞出任总理。”

    “为了平息南方护国军的反对声音,段祺瑞宣布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

    “做完这些善后工作后,段祺瑞发现总统位置还空着,便接受徐世昌的建议,让黎元洪以副总统身份继任总统。”

    “民国初年,黎元洪的实力在地方军阀中是独一档的存在,手底下好几万人。”

    “并且他还是南京临时参议院全票通过的副总统,既有名又有权。”

    “但由于他是被革命党强行推到前台的政治领袖,在革命军中的威望不足。”

    “为了立威,他借袁世凯之手杀了武昌革命军领袖张振武,结果搞得名声扫地。”

    “到了二次革命期间,国民党逼迫黎元洪站队,袁世凯也逼黎元洪站队。”

    “黎元洪权衡利弊,选择站队实力更强的袁世凯。”

    “可是袁世凯另有打算,他早就盯上九省通衢的湖北。”

    “趁着荡平国民党之机,袁世凯派段祺瑞率军进逼武昌。”

    “黎元洪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交出兵权,进京做了傀儡副总统。”

    嬴政朕一猜就猜到了,袁世凯一死,定然会群龙无首,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内乱。

    袁世凯在世时,手底下的人自然没人有意见,全都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

    但袁世凯一死,手下的人必然就会进入权力斗争的漩涡。

    虽然外部还面临着护国军的威胁,但权力的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袁世凯手底下的人不可能把权力拱手相让。

    如此一来,他也就理解了北洋时期混乱的四个阶段了。

    他要是所料不错的话,身为总统的黎元洪和身为总理的段祺瑞肯定会有一场权力争夺。

    段祺瑞见黎元洪只是一个没有兵权的副总统,特意让黎元洪当总统,如此才好操控。

    但他深深的明白,既然北洋时期有那么多阶段,那就说明最后肯定是黎元洪斗过了段祺瑞。

    “既然是无兵无权的傀儡,黎元洪继任总统后,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段祺瑞仗着手上有兵,宣称黎元洪只是代行总统职权。”

    “根据临时约法,自己这个内阁总理才是实际上的国家元首。”

    “黎元洪做傀儡久了,本来也不想和段祺瑞争权。”

    “但架不住段祺瑞整天对他呼来唤去,一点尊重也不给,于是黎元洪也就慢慢的与段祺瑞产生了争执。”

    “1917年2月16日,段祺瑞为了扩军,力主加入协约国,黎元洪对此表示反对。”

    “如果是小事,黎元洪的反对,段祺瑞根本不会搭理。”

    “但宣战这种大事需要盖总统大印,黎元洪不盖印,段祺瑞就没法达成目的。”

    “见黎元洪诚心跟自己对着干,段祺瑞宣布辞职,跑去了天津。”

    “当然,段祺瑞并非缺心眼,他辞职只是以退为进罢了。”

    “不久后,段祺瑞鼓动十几个督军组成督军团到北京对黎元洪施压。”

    “黎元洪顶不住地方大佬的威逼,只好捏着鼻子表示今后内阁拟定的决议,自己不反对、不拒绝盖印,把段祺瑞给请了回来。”

    “这一回合较量,黎元洪完败。”

    黎元洪要不是段祺瑞欺人太甚,我也不会和他对着干。

    他之前虽然是中华民国的副总统,手上无兵无权,但至少袁世凯也没有折辱他。

    况且袁世凯实力强大,根基深厚,他即便是做傀儡副总统也没什么意见。

    段祺瑞让他做总统,他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不过是想架空他罢了。

    对此他到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他也没有和段祺瑞争权夺利的想法。

    所以在和段祺瑞共事时,他从来不与段祺瑞起争执,总是选择忍让。

    但他的妥协没有换来段祺瑞的尊重,反而对他吆五喝六的。

    他再怎么说也是总统,面子还是要的。

    可偏偏段祺瑞不给他面子,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呼来唤去的,这让他面子往哪里放。

    既然段祺瑞对他不尊重,那他也就没必要继续妥协了。

    只是最终有些可惜,手中没有兵力,不得不选择对段祺瑞妥协。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但没过多久,段祺瑞偷偷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

    “黎元洪出于报复,瞅准时机合理合法的将段祺瑞免职。”

    “被黎元洪摆了一道,段祺瑞再次以退为进,跑去天津召集心腹开会。”

    “然后宣称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元洪的免职令。”

    “如此一来,黎元洪代表的总统府和段祺瑞代表的国务院便正式开战,这一事件史称府院之争。”

    “1917年6月,段祺瑞再次通知督军团开整。”

    “顿时,督军们纷纷宣布独立。”

    “黎元洪一看地方全独立了,只好把名义上的督军团团长张勋当救命稻草,请他进京调停。”

    “但不料张勋这家伙另有打算,进京之后强迫解散国会,拥护溥仪复辟,赶跑了黎元洪。”

    “黎元洪开溜之前下了两道命令,一是任命在南京的冯国章以副总统名义代理总统职务,二是再次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段祺瑞见自己官复原职,随即高举护国大旗出兵赶走了张勋。”

    “待事变平息后,黎元洪宣布辞职。”

    “这一来一回,黎元洪和张勋这两个工具人出局,段祺瑞取得府院之争的完胜。”

    “冯国章跟着沾光,从南京跑到北京做了代总统。”

    刘彻手上没有兵权,再怎么整也是徒劳的。

    权力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兵权,要不然很容易就被人推翻出局。

    就好比段祺瑞和黎元洪两人之间的斗争,黎元洪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兵权,这才轻而易举的被人赶下了台。

    或许黎元洪一开始就不应该和段祺瑞争权夺利,毕竟没有兵权在手,结局早已经注定。

    黎元洪临走之前把总统的位置给了冯国章,他猜测可能是想让冯国章替他对付段祺瑞。

    毕竟黎元洪被段祺瑞整下去了,肯定不想让段祺瑞好过。

    现在既然黎元洪指名道姓让冯国章接任总统职务,那就已经说明了冯国章是有筹码替黎元洪出一口恶气的。

    “张勋复辟前后,已经是半隐退状态的孙中山,对北洋系彻底失望。”

    “决定出山,在南方重新开展革命斗争,保护临时约法的神圣性。”

    “斗争的第一步当然是挑选根据地,孙中山选定了广东,第二步是成立新政府。”

    “但成立政府需要合法性,于是孙中山就动员150余名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召开国民非常会议。”

    “宣布以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广西督军陆荣廷和云南督军唐继尧为元帅。”

    “成立了政府,接下来就是斗争了。”

    “1917年10月3日,孙中山下令讨伐段祺瑞。”

    “随后,护法军和北洋军在湖南大战,结果北洋军败退,丢掉了湖南。”

    “以北洋军的实力打护法军本来不成问题,但由于段祺瑞派去的王汝贤是冯国璋的手下。”

    “而冯国璋与南方军阀的关系一向又还不错,加之冯国璋做了代总统后,北洋政府内部关于总统和总理的权力分割问题始终理不清。”

    “冯国璋和段祺瑞一个主张大权在总统,一个主张大权在总理。”

    “所以这场败局实际是冯国璋有意为之,意在南北停战,拆段祺瑞的台。”

    “见冯国璋故意使坏,又要搞府院之争。”

    “段祺瑞第三次以退为进,主动辞职。”

    “听说段祺瑞又辞职了,冯国璋当即批准。”

    “因为这事,以冯国璋为代表的直系和段祺瑞为代表的皖系渐渐产生了嫌隙。”

    段祺瑞冯国璋这个老匹夫,为了权力斗争,置北洋政府安危于不顾,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